郵輪旅游產品瞄準“中國特色”郵輪旅游玩什么
郵輪旅游進駐中國市場后,每年都在增長,瞄準2016年首個長假春節的游客爭奪戰已經打響。10月下旬至今,諸多中國游客耳熟能詳的國內外郵輪品牌在公布新一年度航線信息的同時,還不約而同提到將推出符合國人消費習慣的郵輪產品。那么中國的郵輪旅游市場將是什么樣的旅游方式。很多中國郵輪游客對郵輪旅游一圈下來的感受是因人而宜的,也是因為中國游客對郵輪旅游的了解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旅游模式上。
出現上述局面的原因在于,當前國內外游客對待郵輪存在明顯的態度差異,尤其在那些將郵輪顯著區別于普通觀光產品的特色方面。業內人士指出,“定制號”郵輪如何處理入鄉隨俗與普及郵輪文化之間的博弈關系,將深刻影響國內郵輪經濟的下一步走向,應該讓更多人對郵輪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我們來看一下同在一艘船的郵輪游客,反響大不同“好悶啊,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拍照、看海和發呆,岸上觀光在整個行程中連四分之一的比例都不到,真不知怎么打發時間。而另一位客人的反饋是“在郵輪上看日出日落,感覺果然很不同。船方和旅行社組織的活動也是各有千秋。這趟出游感覺很特別。所以前者是因為對郵輪旅游的玩法不夠明確,而后一者對郵輪比較了解。
中國郵輪旅游不久前從省內一艘以日韓為目的地的郵輪上歸來的郵輪,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出游經驗豐富,對郵輪等各種新興產品接觸得比較早,閑暇時間“玩什么”“怎么玩”已形成自己的一套見解。但同時他也表示,那些對岸上觀光更感興趣的客人也很有代表性,在交流中他甚至發現,整艘船上后者才是占據比例更大的那群人。走中國航線,都能看到幾乎所有中國客人下船旅游和購物,然后在十分有限的幾個小時時間內就提回一大堆購物袋來。這與國外旅游完全不同,外國郵輪旅游就是上郵輪上度假休息,所以一般國外郵輪是看不到郵輪上的游客大包小包的購物。
中國郵輪市場2015年被稱作中國的“大航海時代”,國人郵輪產品消費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各種“文化沖突”也日漸頻繁地見諸報端。比如:行程因天氣原因出現變動也要求退款、更偏好博彩類游戲而不是在歐美市場大熱的演出……一旦引發質疑,船方往往以“國際慣例”作為回應。但是這也是在中國郵輪市場的一個磨合,正常遇到天氣原因改變航線是很正常的,但是目前國內游客剛對郵輪有一點了解,所以還不是很了解郵輪這樣改變行程的理解。
中國郵輪旅游需求人數一定是在增長的。很顯然從明年開始,不少郵輪已決定放下架子采取更討中國游客喜歡的方式。記者梳理發現,旗下擁有歌詩達等多個知名品牌的嘉年華和新入局者挪威郵輪都已表示將為中國市場新建一艘量身定制的郵輪,公主號郵輪提出在部分航線為中國游客提供各種母語服務,航線所經多數港口將提供一至多項有中文講解的岸上觀光。這會更迎合中國郵輪旅游游客人需要。未來中國郵輪旅游市場,必然會是中國特色的郵輪旅游更受中國游客的喜愛,當然參加郵輪的游客也將會越來越多的。
相關鏈接:郵輪旅游 中國郵輪旅游 國際郵輪旅游簽證
——郵輪旅游產品瞄準“中國特色”郵輪旅游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