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西藏”將開啟兩條觀鳥路線
時間:2014-11-11 08:31 來源:未知 作者:西湖柳月 點擊:次
西藏旅游。據悉,西藏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頸鶴越冬和繁衍地。每年冬季,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等珍貴鳥類在我區的一江兩河流域地帶越冬,成為我區冬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溫暖的氣候和大量遺留的青稞、小麥以及草根等為黑頸鶴提供了覓食地及重要的夜宿地。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黑頸鶴為候鳥,每年早春3月中旬集群離開越冬地北上遷至羌塘,在高寒草甸沼澤地或湖泊河流沼澤地中選擇適應的地區,于4月下旬開始繁殖育幼。到了10月中旬則飛到西藏河谷地帶過冬。目前我區黑頸鶴總數已超過8000只,這一數字占全球黑頸鶴總數的80%以上。”自治區社科院研究員達瓦次仁說,黑頸鶴越冬時集群較大,一般都有十幾只至幾百只在一起,長途飛行時多排成“一”字縱隊或“V”字隊形。
黑頸鶴是雅魯藏布江和拉薩河流域的冬季獨特的景觀風景線,為愛好觀鳥的市民及冬日進藏游客提供極其豐富的觀鳥資源。由于黑頸鶴夏季繁殖地面積大,加之黑頸鶴很少集群繁殖,因此即便在主要的繁殖地羌塘也很難觀賞到成群的黑頸鶴。
冬季,每年都可以看到大批赤麻鴨、黃鴨、西藏毛腿沙雞、斑頭雁、棕頭鷗、百靈和云雀等各種野生鳥類在拉魯濕地,偶爾還能見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嬉戲的身影。每年從12月份開始,拉薩市林周縣的虎頭山水庫是觀賞黑頸鶴的首選之地。西藏旅游 大連到西藏旅游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黑頸鶴為候鳥,每年早春3月中旬集群離開越冬地北上遷至羌塘,在高寒草甸沼澤地或湖泊河流沼澤地中選擇適應的地區,于4月下旬開始繁殖育幼。到了10月中旬則飛到西藏河谷地帶過冬。目前我區黑頸鶴總數已超過8000只,這一數字占全球黑頸鶴總數的80%以上。”自治區社科院研究員達瓦次仁說,黑頸鶴越冬時集群較大,一般都有十幾只至幾百只在一起,長途飛行時多排成“一”字縱隊或“V”字隊形。
黑頸鶴是雅魯藏布江和拉薩河流域的冬季獨特的景觀風景線,為愛好觀鳥的市民及冬日進藏游客提供極其豐富的觀鳥資源。由于黑頸鶴夏季繁殖地面積大,加之黑頸鶴很少集群繁殖,因此即便在主要的繁殖地羌塘也很難觀賞到成群的黑頸鶴。
冬季,每年都可以看到大批赤麻鴨、黃鴨、西藏毛腿沙雞、斑頭雁、棕頭鷗、百靈和云雀等各種野生鳥類在拉魯濕地,偶爾還能見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嬉戲的身影。每年從12月份開始,拉薩市林周縣的虎頭山水庫是觀賞黑頸鶴的首選之地。西藏旅游 大連到西藏旅游
——“冬游西藏”將開啟兩條觀鳥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