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行中國”文化論壇走進“日光之城”拉薩
時間:2014-09-13 08:25 來源:未知 作者:西湖柳月 點擊:次
西藏旅游。9月11日,“寰行中國”系列文化論壇走進“日光之城”拉薩,就漢、藏文化的和諧共生、藏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點進行講解和交流。
論壇以“納百川者 和而不同”為主題,邀請西藏民族學院多位專家學者參加。西藏民族學院的周毓華教授站在宏觀的角度,從藏域文化的原始起源著手,講述藏族歷史發展的開放性特征,回溯外來文化對西藏文化的積極影響,闡明了藏域文化海納百川、融會貫通的特點。
彭陟炎教授則以微觀的視角,從與普通藏族百姓密切相關的茶文化入手,以小見大,窺探藏域文明對中原文化、包容、吸收的過程,闡釋了中國文化多樣性的特征。
“在傳統和現代、固有文化和外來文化之間,并沒有一條非此即彼的界限。藏族傳統文化發展本身也說明,正是勇于和善于對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蓄,藏族文化才得以博大精深。”西藏民族大學教授彭陟炎談道。
之后,幾位專家與現場觀眾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思考和探討如何更好地實現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在當代的傳承與發揚。
據悉,“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全程共六段,其中第四段旅程“雪域天路”將從拉薩出發,途徑那曲、格爾木、青海湖,抵達西寧。西藏旅游,大連到西藏旅游。
論壇以“納百川者 和而不同”為主題,邀請西藏民族學院多位專家學者參加。西藏民族學院的周毓華教授站在宏觀的角度,從藏域文化的原始起源著手,講述藏族歷史發展的開放性特征,回溯外來文化對西藏文化的積極影響,闡明了藏域文化海納百川、融會貫通的特點。
彭陟炎教授則以微觀的視角,從與普通藏族百姓密切相關的茶文化入手,以小見大,窺探藏域文明對中原文化、包容、吸收的過程,闡釋了中國文化多樣性的特征。
“在傳統和現代、固有文化和外來文化之間,并沒有一條非此即彼的界限。藏族傳統文化發展本身也說明,正是勇于和善于對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蓄,藏族文化才得以博大精深。”西藏民族大學教授彭陟炎談道。
之后,幾位專家與現場觀眾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思考和探討如何更好地實現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在當代的傳承與發揚。
據悉,“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全程共六段,其中第四段旅程“雪域天路”將從拉薩出發,途徑那曲、格爾木、青海湖,抵達西寧。西藏旅游,大連到西藏旅游。
——“寰行中國”文化論壇走進“日光之城”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