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號子》在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出演成功,張天彤教授擔任音樂導聆
由國家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以“鄉音·鄉情·鄉愁”為主題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7月22日在云南楚雄開幕。本屆民歌節首次將全國范圍內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集中展演。節目以田歌、山歌、號子、漁歌、小調及少數民族傳統民歌體裁等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為主,同時兼顧改編民歌。 本屆原生民歌節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推薦選送的展演節目232組,涉及近30個少數民族的民歌種類,報名參演人數達1072人。最終,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推薦選送的60組民歌節目入圍,涉及21個少數民族。
大連市長海號子是遼寧省唯一入選節目,和來自全50余個傳統民歌270多名民間藝人,在活動期間輪番展演,共同唱響中華好聲音。
長海號子的展演獲得我國著名原生民歌學者、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民歌節組委會專家組成員張天彤教授高度評價:原生民歌《長海號子》是國家非遺文化的優秀代表,讓我們共同努力把巜長海號子》保護好,傳承好 。 張天彤教授親自擔任了長海號子的音樂導聆。
國家著名原生民歌專家,中國音樂學院,張天彤教授,親自擔任長海號子音樂導聆
長海號子是流行在大連長海地區的一種富有海島特色的勞動號子。內容豐富,調式各異,是漁民們在從事漁業生活的艱苦勞作中創作產生的。唱詞以即興編創為主,多為勞動呼號式,反映了廣大漁民樂觀主義精神,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寶庫中的珍貴財富。長海號2011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機械化生產的普及和現代文明的沖擊,現代漁業生產、生活中已較少使用號子,會唱船(漁)民號子的人也多是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大部分號子頭都已故去,現在長海縣會喊號子的也不過幾十人。這門古老的藝術正面臨瀕危。 多年來,為了更好地保護這門古老的生活習俗活動,長海縣縣委、政府制定了相應的保護措施。陳列原有保護成果,將過去發掘的資料歸檔陳列;全面搜集、整理現有流傳于民間的號子,對老漁民進行訪談、錄音、錄像、分門別類地進行登記;成立長海號子研究學會,將大連市及周邊地區的作曲家組織起來,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研討創作活動;成立業余漁家唱隊。以文化館和劇團現有演員為骨干,以文藝愛好者為輔助,成立一支30——40人左右的演唱隊。利用漁人碼頭“千年帆船”這個舞臺,進行原汁原味的展演,給予動態的持續性保護。 傳承人劉玉來等長海號子民間藝人,為留住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延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不斷努力。
此次展演即是一次向全國人民展示長海號子這一古老藝術的機會,也是長海號子向各民族民歌學習交流的機會。長海縣高度重視,派員積極參加了非遺原生民歌發展座談研討會,向全國原生民歌專家教授請教,與浙江象山漁民號子非遺傳承人和江蘇蘇州民歌、黑龍江鄂倫春民歌傳人等國內優秀原生民歌學者進行了廣泛交流,收獲頗豐。
中國原生民歌節:
“中國原生民歌節”是國家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民族藝術類文化活動,為國內最高水準的原生民歌活動,每年舉辦一屆,活動由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與國內省市政府聯合主辦。原生民歌節是民歌的盛會,活動以全面展示全國各地區、各民族傳統民歌為目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民歌及傳統音樂類的展示、交流、弘揚平臺,具有廣泛性、學術性和權威性。
文章來源:大連市長海文旅局
——《長海號子》在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出演成功,張天彤教授擔任音樂導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