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旅順最早的
軍事碼頭—龍河碼頭
旅游電話:微信咨詢:B39622688 電話咨詢:39622688、39563588
旅順龍河位于旅順口區中部、白玉山西麓、新老城區交界處,發源于火石嶺南坡,全長約10公里、寬約幾十米彎彎曲曲的河道由北向南途徑蟠龍
山南麓高家屯(水師碼頭),并陸續匯入東溝河、西溝河、寺溝河等8支支流,流經解放橋匯入旅順港口內,海水漲潮后便形成了天然的龍河。清朝時,水師軍艦可從水師碼頭行至獅子口港駛出外海巡航。
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清軍在旅順設水師營,有戰船10艘,營房200間,官兵500名,并在龍河上游蟠龍山麓的高家屯(現小南村第一村民組)設立了龍河碼頭。在此后長達100余年的時間內,清朝水師都在此處駐扎,停泊戰船。每年,水師官兵從碼頭揚帆起航,沿9公里龍河出海巡哨,南到山東城隍島,西至遼西菊花島,往返共165個春秋。直至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李鴻章在旅順口設立北洋水師,龍河碼頭才被撤銷。如今,在高家村村頭靠近河岸處
旅順口區有 一山擔兩海,一港寫春秋,一個旅順口,半部中國近代史的歷史文化,水師營又是清朝水師的發祥地,小南村村地處旅順口的地理中央。當年龍河軍碼頭,出海巡哨艦船游,時過境遷不復返, 只見石碑岸上留!
自2002年旅順口區全域城市化,面對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新形勢,小南村黨委班子審時度勢,利用僅存的土地資源,結合資源優勢,緊緊圍繞把小南村建設成讓人“記得住鄉愁”的中國最美鄉村目標,以生態為本,以文化為魂,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強化環境整治提升和歷史文化傳承保護,新增民族文化元素,著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全力發展“美麗鄉村旅游和歷史遺跡游”。
文章來源:七彩小南
——旅順最早的軍事碼頭—龍河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