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伴手禮之美味新竹米粉篇
相傳米粉最早由福建流傳至臺灣,現今以“新竹米粉”及“楓坑米粉”最為有名。由于新竹當地日照充足,風力強勁,符合了制作米粉最重要的環境要素,因此制作的米粉非常有彈性,水煮過后不易軟爛。而彰化縣的楓坑米粉則是因為當地村民世代皆以制作米粉為業,有著百年的歷史背景。后來當地許多村民向外發展,相繼遷徙至更為繁華的埔里,因而也帶動了埔里米粉的名氣。
“新竹米粉”與“楓坑米粉”最大的差異在于最后的制造步驟。新竹米粉是蒸煮再施以風干完成,較能保留米粉原本的米香,而楓坑米粉則是為了增加彈性,以水煮再風干的方式作為收尾,兩者口感不分軒輊,同樣令人唾涎。
在分類上,新竹米粉又可區分為“水粉”和“炊粉”兩種。其中被稱為水粉、形狀粗短的粗米粉才是米粉的原型,最常見到的作法是與肉類熬煮成米粉湯。而今日比較廣為人知的是稱為炊粉的細米粉,是先壓制成細絲之后以蒸籠蒸熟,再經過風干以便利保存。新竹地區在稻作收獲季節過后的10月到12月間盛吹東北季風,由于此時期降雨量少、風勢強適合曬米粉,也是出產的米粉品質最好的季節。在臺灣常見的炊粉食用方式,除了煮成類似湯面般的料理(例如貢丸米粉湯),先將米粉炒熟之后再澆淋醬油肉汁食用的米粉炒也是常見的臺式菜色。
新竹米粉特別適合做炒米粉,米粉不用煮,只要水里泡一會,就可以直接炒。
——————————臺灣伴手禮之美味新竹米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