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對擱淺的抹香鯨相關信息進行展出
大連晚報訊 昨天,記者從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獲悉,近日該館將在江蘇南通擱淺的抹香鯨胃內所發現的網具、解剖工作人員所穿的衣服、使用的刀具以及鯨腦油等進行了展出。市民想要了解抹香鯨解剖始末的市民可以先睹為快。
在抹香鯨的胃里有一張長8.2米、寬1.7米的尼龍大網,這是將抹香鯨運回大連后解剖時所發現的,也是這條抹香鯨胃內僅有的“食物”。博物館創始人隋鴻錦介紹,博物館在以往制作標本時會刻意保留動物胃容物進行展示,讓大家了解動物的最后一餐。“我們也曾經在一只海龜的胃內發現已經被消化一半的魚鉤,其實在多數動物解剖時,胃內發現工業用品以及人類垃圾,已經不足為奇。”大連的自由科普人小井老師介紹,對動物胃容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動物的食物組成,更可以根據胃部食物的種類了解動物的活動范圍,其實動物的胃內藏有太多秘密,人們可以根據胃內的食物了解動物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
抹香鯨的第一批展品不僅展示了這件獨一無二的網具,同時還展示了鯨腦油。抹香鯨頭部巨大,但并非全部是它的大腦,而是頭部藏有大量的鯨腦油。根據生物學家推測鯨腦油可以控制抹香鯨的重心,調整身體上浮和下潛,同時也推測鯨腦油有可能用來對聲波進行調整,有利于水下探測獵物。這次展示的鯨腦油被密封在了玻璃容器內,整體呈乳白色,因為是油脂,因此遇火可以被點燃。
與此同時,博物館還展示了在江蘇如東縣工作人員現場解剖時所用工具:全身連體解剖服和部分解剖刀。工作人員當時身穿解剖衣,所有接口都用膠帶封住,里面密不透風,解剖人員在抹香鯨的腹腔內三進三出。這件衣物回大連時并未清理,仍可看到解剖衣呈現暗紅色,當靠近時還散發著濃重的腥臭味。
兩把明晃晃的尖刀在展柜內特別引人注目,這兩把尖刀是解剖時的主要器具。隋鴻錦介紹,大型動物的解剖需要工業用具進行,普通解剖刀根本刺透不了它的皮膚,更別說幾十厘米厚的肌肉。“我們在把抹香鯨內臟中的腸管剝離時,甚至動用了叉車牽引,因為太重了,靠人力根本無法完成。”
據悉,這些展品將一直保留在生命奧秘博物館進行展出,而抹香鯨的展出,還需等待4~5年的時間。
■文/本報記者盧真珍 圖/生命奧秘博物館提供
——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對擱淺的抹香鯨相關信息進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