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個保障”促鄉村旅游提檔升級
來源:山東省旅游數據和信息中心
山東省《鄉村旅游提檔升級工作方案》已于日前出臺,提出要健全完善資金、土地和人才保障體系,實施鄉村旅游規模化工程、精品工程和效益提升工程,力爭到2020年,打造8個鄉村旅游連綿帶、100個鄉村旅游集群片區、300個鄉村旅游園區和100個旅游小鎮,全省鄉村旅游消費達到3600億元,直接和間接吸納200萬農民就業。
山東近5年已累計列支7.9億元支持鄉村旅游發展。2016年,山東實現鄉村旅游接待人數3.97億人次,超過全省旅游接待總數的1/2;鄉村旅游收入2200億元,超過全省旅游收入的1/4;全省規模化開展鄉村旅游的村莊3200多個,經營戶6.4萬戶,吸納安置就業33萬人,61個村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中國鄉村旅游示范村”,數量居全國第一。
《方案》提出,建立鄉村旅游發展資金保障體系,加大重點項目獎勵支持力度。對連片開發5個村以上的集群片區,給予300萬-600萬元不等的獎勵;對達到5A級景區標準的精品旅游小鎮給予500萬元的獎補;對獲得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榮譽的,分別給予50萬元和30萬元的獎勵;對符合精品民宿標準的鄉村民宿,達到15個床位以上的,每個床位一次性補貼3000元。
在土地保障政策上,山東要求安排的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支持鄉村旅游項目。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出的建設用地,采取入股、聯營等方式發展鄉村旅游。支持地方盤活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場和水面等發展鄉村旅游。
人才保障政策方面,山東已連續4年每年組織千名鄉村旅游帶頭人赴臺灣、日本、歐洲等地精準交流。組織山東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旅游院系的師生“送智下鄉”“送教到戶”,規范和提升經營戶的服務標準。引導青年農民工以及大學生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旅游規模化發展,豐富鄉村旅游文化內涵。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