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南是千佛山,東為泉城廣場,北邊則是大明湖。趵突泉公園面積158畝,是以泉為主的特色園林。
趵突泉又叫檻泉,是濼水的源頭,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趵突泉,三窟并發,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薄霧冥冥,一邊泉池波光粼粼,一邊是亭臺樓閣,金壁煌煌,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諸如曾鞏、蘇軾、張養浩、王守仁、蒲松齡等都有吟泉都忍不住在此留下美文以志之。
泉池西側的“觀瀾亭”建于明朝天順五年,亭內石桌、石凳,可供游人休息賞泉之用。西墻上嵌刻的“觀瀾”為明代書法家的所書,“第一泉”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間書法家王鐘霖的墨跡,亭西“趵突泉”石碑,是明代山東巡府胡纘宗手筆。泉東池的北岸,水邊窗明幾凈的建筑就是素有勝名的蓬萊社,又稱望鶴亭茶社,想當年康熙、乾隆兩個皇帝都曾在這里臨水靜坐,品茗賞泉。當品嘗到趵突泉水后竟將南巡中攜飲的北京玉泉水全部換成趵突泉水,故有“潤澤春茶味更真”,“不飲趵突水,空負濟南游”之說。
趵突泉北岸有一組較大的古建筑群,通稱三大殿。最南“濼源堂”,三間兩層,歇山飛檐,建于北宋年間,挹廈柱上,刻有元代文學家、書法家趙孟頫的著名詩句:“云霧潤蒸華不住,波濤聲震大明湖。”字體雄渾有力,詩句傳神,與波光水影交相輝映更為之添彩。殿后面又有兩殿,原為“娥姜祠”,現改寫為“娥英祠”,世人為贊頌舜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祠,以志紀念。在三大殿院內的花格透墻上,鑲嵌著30余方石刻,都是歷代名人的詩篇。特別珍貴而又不同凡響的是院內的那尊的“雙御碑”,記載著康熙三臨、乾隆二臨趵突泉的題詞詩文,標示著趵突泉的非凡地位。
山東濟南趵突泉交通線路乘1、3、5路公共汽車到西門車站,換乘11路公共汽車可達。41、49、K54、K96、游66、85、102、103、104路可達。
——山東旅游,濟南旅游,趵突泉介紹,趵突泉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