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錯過的威海特色建筑
藍天紅瓦,空氣清新。
在現代化建筑之間,
會有些異域風情的石頭墻老房子,
在市區的主要分布于北山路、育華路、東山路、環海路一線,
合慶灣北岸和市區南部也有留存。
寬仁院坐落在威海市環翠區海濱北路南段的西側,始建于1902年,由兩組英式木骨石砌建筑組成,原為英商住宅,1934年轉為天主教會產業,改建為修道院和孤兒院。解放后,寬仁院先后為辦公用房和博物館,現恢復為天主教堂。寬仁院是典型的英式風格建筑,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先后被公布為省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有關資料記載,寬仁院的前身是露石臺別墅,1934年,十幾名盧森堡黑衣修女來到威海,時逢英商和記洋行露石臺別墅作為抵債資產轉移到天主教會名下,教會將此建筑撥付給修女會,修女們將別墅擴充改建,在別墅以南修建了修道院和孤兒院,就是這“寬仁院”。
寬仁院的主要功能是修道院,兼有孤兒院、診所等慈善機構。有中外籍傳教士12人(外籍3人)。弧兒院收容的棄嬰、貧家子弟以女童為主,最多時達168人,除病亡外,余者被人領走,至解放時,只剩下9人(其中包括病殘4人)。 [4]
解放后,寬仁院先后做過辦公室、招待所、職工宿舍、威海博物館等,現恢復為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