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阿爾山文史
——高士其與《阿爾山頌》
1961年7月的一天早晨,我帶領10名少先隊員到野外采集了10束山花。伴隨著朝陽,我們一路歡歌笑語來到了內蒙古工人阿爾山療養院,準備看望在這里療養的我國著名科普作家、兒童文學家高士其老先生。在一座粉紅色療養樓前,孩子們穿著潔白的上衣,藍色的褲子,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手捧五顏六色、芳香醉人的鮮花,一字排開。在朝陽的輝映下,孩子們顯得分外美麗、喜悅和莊重。上午9點,高士其老人坐著輪椅,由三位年輕人陪護著向我們緩緩走來。他面帶微笑,不斷地向我們點頭致意。
我和同學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老人致以少先隊員的敬禮。我俯下身去緊緊握著老人的手說:“我作為少先隊輔導員老師,代表邊陲小鎮的全體少年兒童來看望您,感謝您對科普事業所作的貢獻,感謝您對少年兒童的關懷、教育和啟迪!歡迎您來阿爾山療養,祝您快樂、健康、長壽!”。在歡快的少年先鋒隊隊歌聲中,孩子們一擁而上,為高爺爺系上紅領巾,獻上帶著朝露的鮮花。高老滿臉笑容,不停地點頭,嘴里不停地發出“哦哦哦……”的聲音。他的秘書告訴我們,高老在說,阿爾山很美,鮮花很美,小朋友更可愛,我要和孩子們合影留念……。我們陪著高老在孩子們“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聲中,和鮮花的簇擁下漫步走到五臟泉前合影。高老此刻十分的高興,當即作出了一首詩,題目是《阿爾山頌》:
北國風光好,
草原景色新。
朵朵白云繞藍天,
一條小溪繞山前。
。
天高地闊、涼風習習。
阿爾山啊,
阿爾山,
你是人們療養的樂園。
從這首詩中,我感覺到的是一束靈光,一片和諧,一股喜悅,一種溫馨。詩如其人,從詩的意境中,我更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一位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科學家對祖國山河、人民、生活的熱愛,這也是高老給阿爾山最好的禮物和最美的贊賞。
慈祥可愛的高士其老人,原名為高仕琪,是我國著名的科普作家和兒童文學作家,他的科普作品集科學性與趣味性于一體,深受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他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20歲時在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畢業,之后赴美留學,先后就讀于美國威斯康幸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不幸的是在一次試驗中,他感染了甲型腦炎病癥,逐漸全身癱瘓。此后數十年間,盡管他被“損害人類健康的病魔囚禁在椅子上”,但他依然向人們奉獻了數百萬字精美的科普作品。他的主要作品有《細菌生命歷險記》,《細菌大菜館》等。
為了永遠記住高老對阿爾山的深厚感情,也為了進一步宣傳阿爾山,當時,我先生司清志在阿爾山鎮政府工作,他請林業一中的音樂老師崔攀峻為這首詩譜曲。這首歌很快被阿爾山人喜愛并傳唱。那個時候,在阿爾山地區,無論大街小巷,無論大人小孩,無論聯歡聚會,人們都愛唱這首歌。
這首詩,這首歌陪伴我已經半個多世紀了,雖然我已離開阿爾山多年,但我還是深深地眷戀和熱愛著這片美麗的土地,深深懷念著大山里質樸、勤勞、善良的人們。每每想起往事,我就會情不自禁地吟唱起這首詩、這首歌,這可是贊頌阿爾山的第一首詩、第一首歌啊,她令人終生難忘!
2009年9月30日于烏蘭浩特市
文章來源:阿爾山旅游景區
——2018阿爾山文史——高士其與《阿爾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