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資訊】四川旅游運用信息化手段 加強行業服務監管工作
【四川旅游資訊】今日,2015年全國旅游市場監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長陳加林就四川省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強旅游行業服務監管工作的情況作了發言。
【四川旅游資訊】陳加林表示,在國家旅游局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四川省高度重視旅游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智慧旅游發展路徑,將智慧旅游作為全省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助推器。四川省智慧旅游以“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為目標,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數據整合和應用提升為核心,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和旅游信息資源建設,大力推動旅游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務,積極創新網絡營銷和公共信息服務,取得了積極成效。
【四川旅游資訊】在主要做法上,陳加林介紹有三大點:
(一)要順應時代變革,以智慧旅游為突破口,啟動項目建設。按照國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汶川地震災后旅游業恢復重建規劃》的要求,在四川省發改委立項支持下,四川省旅游局于2013年建成四川旅游運行監管健全應急管理聯動指揮平臺,基本實現了對全省旅游市場日常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測預警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調度,包括景區視頻監控隨時調用,旅游車輛運行軌跡跟蹤,游客流量事先預測和遠端分流,電子行程單和車輛軌跡整合應用、移動應急通訊傳輸等功能,達到了“看得見、聯得上、呼得應”的建設目標。平臺在2014年國慶黃金周旅游市場應急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新聞》、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節目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四川電視臺、四川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每日依托旅游應急管理平臺的實時數據,向游客發布旅游出行提示信息,有效地引導了游客的有序出行。
(二)貼近市場需求,以服務監管為落腳點,拓展功能實效。一是依托四川旅游數據中心,進行了多方涉旅數據的整合應用。除與省旅游局已經運行的“四川省導游管理系統”、“四川省旅游統計系統”等應用系統無縫對接外,還整合了國家旅游局的“旅游團隊電子行程單”、交通運輸廳的“全省旅游車輛基礎信息及運行軌跡狀態”、環境保護廳的“市(州)空氣質量信息”、省氣象局的“四川未來一周天氣預報”、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的“天地圖*四川”、成都交通運輸委員會的“旅行社團隊信息”、“三大通訊運營商外省來川游客分布數據等相關涉旅數據。二是指導市州、景區建設旅游應急指揮平臺和流量監控系統。目前已有樂山、成都、綿陽等市和九寨溝、峨眉山、都江堰等20多個景區建立相應平臺,并與省局實現數據實時無縫對接。其他城市也正加緊推進建設。截止目前,四川省部分市(州)、景區安裝了500多個視頻監控點,包括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九寨溝、黃龍、樂山大佛等10余個重點旅游景區,有效實現了旅游與各相關行業的數據共享與交換,為做到事前預測預警、事中引導分流、事后精準營銷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同時,開發了基于北斗兼容系統的戶外應急救援平臺,并在全省8個景區推廣應用,構建了省-市-縣-景區(企業)政企一體的智慧旅游管理體系。
(三)順應市場變化,以便捷高效為著力點,拓展功能開發。一是加快建設四川“互聯網+旅游”大數據平臺。通過數聯銘品spark 大數據集群結合深網爬蟲技術,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數據采集體系、對旅游目標人群的需求分析模型、人群分布熱力圖,逐步形成高價值的旅游基礎數據庫,服務于目標人群需求定位、位置定位,為加強旅游行業服務監管提供科學數據支撐。二是推動建立四川省旅游團隊監管服務系統。逐步將旅行社、導游、旅游車輛、景區、星級賓館等各涉旅企業及資源的基礎信息、實時運行信息納入系統中,對接全省應急指揮平臺,實現全省旅游行業質監執法的全程、動態、實施監管。通過移動APP及二維碼系統的應用,實現為團隊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行程信息服務和投訴反饋渠道,并可根據團隊用戶的網上評價和跟蹤游客滿意度調查測評,建立健全旅游誠信經營評價及發布系統。
最后,陳加林表示,下一步,四川省還將在國家旅游局關心支持下,在兄弟。▍^市)的幫助下,將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更加貼近旅游行業服務監管實際需求,進一步完善功能配置,不斷提升旅游市場服務監管水平。
————【四川旅游資訊】四川旅游運用信息化手段 加強行業服務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