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美晴
小黑山,薰衣草點綴天堂的性靈
一定是手持花朵的佛祖蒞臨小黑山青碧的山勢巍峨崇峻,景色宜人 不貪圖腳下奇石怪林
只有鳥鳴滴落在一滴水的頌詞里喊出清潤的名字
隨即輕靈的鳥啼一再放空自己,轉幽徑
七彩文身,懸掛心事的小窗,在小黑山山底敞開是萬畝薰衣草夢游這里
誰能蕩開這美的無邊無際
總有誓言的約定,靜靜升騰為永痕的祈愿佛祖的禪音從山上的佛爺廟懸浮下來
有的落在花蕊里,立刻澄明了整個世界像一幅油畫,涂抹出山河的錦繡
只有道破夢境中的真實,小黑山是金州諸河的發祥地像詩歌里閃爍處子之光,薰衣草的暗香隨風飄逝
靜靜的夢想長出詩歌的羽翼
靜靜地穿越薰衣草藍色,紫色的夢境
我懷揣著一種親近自然的抒情
書寫的筆觸,輕碰小黑山,樹木,石頭和花朵光華中升騰一種愛,被一絲沁潤滌蕩出去
仿佛自己也是一朵薰衣草
仰著花朵的腦袋凝眸秀美的山嶺
大龜石,云霧洞,點將臺,都肅穆了所求只有一;ǖ姆N子,在詩行里栽種
大黑山,傾盡了自然流韻里所有贊美的詞匯
先是石鼓寺的朝陽掛在山脊,關門寨里 還有沒有醒過來的光陰,沉睡在古城墻里用人文與自然的景觀,傾訴光陰里的美
讓詩歌如一道閃電,劈開密疊的詩句,排列開去
也是蔥郁,觀音閣里的圣水遍灑人世
每一滴水聲都像扶搖的琴鍵,彈跳動人的聲色
也是唐王殿,古剎清輝的造景,排闥著詩歌的意境洞開山勢的秀美,掩飾一樓一閣,不悔的依托
只有響水觀里的響水警覺著塵世,凡塵不忍離去
春之杏花,秋之紅葉,又用夏綠,冬雪,雅趣四季迥然的不同飛瀑流淌寰宇中的詩韻,古剎肅穆,驚醒流年的夢
仙山瓊閣,給時間裂膚而出的聲音都是驚呼,驚嘆,這美的造詣
大黑山,傾盡了自然流韻里所有贊美的詞匯山水驚奇,聽命青山綠水的布局
并把惘定的思緒,驟然驚醒里有歸夢的痕跡
直到一片古跡,在夕陽里靜默,才能詮釋出山水的張力
只有登高極目,碧海浪濤,大黑山像一只夢船
搖曳中駛進安居的港灣,向千仞揮手,糾葛在城市的深處讓時光的手指,指向金普新區,美與霓虹的故居
金石灘,歸納為一杯水的抒懷
仿佛大海伸著夢的舌頭,吐露著碧藍的港灣一地夢的種粒仿佛藍天碧海,用鷗鳥的唇語訴說不盡的愛戀
只有一塊紅色的金石,說出遠古時間的滯留像花草于幽暗處詮釋著詩行里詩意的企圖
在金石灘,所有的美都歸納為一杯水的抒懷風化的礁石,海蝕像雕刻的工匠,日日打磨仿佛要把思緒里一滴的動感都泄露出去
為贊美的言辭找到華麗和華美
夢再次遼闊成無邊無際的蕩漾,凝聚地球神力的雕塑把美的企圖,展露無遺。海水逶迤留下游客的無知 一幅自然和美的海濱之城的畫卷,留在空白的紙上 潑墨豪情的寫意,傾瀉得淋漓盡致
每一粒都能抵達詩歌的唇語
金石灘,是掌心里意象的雕琢,是我用來回憶的脈絡一再圍繞成自然流韻里的美
只有一株合歡樹的花朵暗合我的心意
與心的歌吟中,也不會忘記那碧藍的領讀
62 平方公里,每一點都是美的化身請記住我木訥的表述
多少次,夢回的故里,有一個地方就叫金石灘在無盡的修辭里,把美散落干凈
只有一把詩歌的字詞被我攜帶每每組詞,都是金石灘三個字我知道我的心也被海蝕了
正把腐化的身姿一點點靠上去隱身在金石灘,不見了蹤跡
【作者】
蘇美晴,原名楊文霞。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 詩文雜志》執行主編。已出版詩集《在身體里行走》《午后,落雪》。2006 年底開始寫詩,主張詩與心通,用美歌唱生活。作品散見《詩刊》《星星》《詩林》《詩選刊》《詩潮》《綠風》《青年文學》
《青年作家》《散文詩》《中國詩歌》等。入各種版本的年選。曾獲人民文學“科學與精神” 大賽一等獎,第三屆“中國·曹植詩歌獎”二等獎,以及各種賽事的獎項。現定居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