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據了解,為了更好地保護南海水域水下文物安全,打擊盜掘和盜撈現象,積極探索新的保護辦法和措施,由海南省文物局編制的2013年西沙群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巡查和文物執法督查報告正式出爐。海南旅游。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海南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組織實施了2013年西沙群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巡查和文物執法督查工作,在20多天的巡查中,對西沙群島海域23處水下文化遺存進行了細致巡查和勘探,新發現5處水下文物遺存。至此,西沙群島海域共調查水下文化遺存達90余處,為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此次巡查還發現,盡管大多數水下文化遺存保護狀態較之以往明顯改善,盜掘、盜撈現象相對減少,但仍有少數遺存遭到盜撈和破壞,盜撈形式和對象也發生了變化,盜撈對象已不僅限于瓷器、金屬器等小件文物,碇石、鐵炮等大體量文物也被盜撈。海南旅游。
針對盜撈文物現象,海南省文物局將會選擇一些研究價值高、受破壞風險較高的遺址分年度、分批次進行搶救性發掘,如珊瑚島1號沉船遺址、金銀島1號沉船遺址、石嶼2號遺址等。報告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南海水下文物遺存被發現,僅靠文物管理部門巡查執法保護還不夠。除了繼續委托海事部門加大巡查力度,力爭將巡查工作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外,海南省文物局還將采取多種措施提高監管水平,有關部門已計劃在西沙永興島建立文物工作站,對西沙水下文物開展就地巡查保護,同時還計劃在西沙設立視頻監視系統實時監控,堅決打擊盜撈、盜掘等破壞水下文物遺存的不法行為。海南旅游。大連到海南旅游。
相關鏈接:海南旅游
——海南抓好南海水域水下文物安全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