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陷入怪圈,火爆依舊
春節過去了,有關海南春節游的思考卻不應止步。近年來,海南春節游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問題多多,意見多多;一方面海南春節游火爆依舊。藍色大海、陽光、沙灘的吸引,以及當地旅游市場的不盡如人意,正讓一些游客陷于兩難。
一批評報道引發的輿論危機
2月15日大年初六,一家中央級媒體刊播《假日觀察:海南旅游高回扣背后利益鏈》,對部分“暗藏貓膩”的三亞旅游回扣利益鏈,對旅游購物點、潛水公司、出租車司機等吃回扣現象進行了報道。
這一報道持續發酵,其他媒體介入披露更多有關回扣的內幕,海南旅游業迎來新一輪輿論危機。被曝光的企業相繼被查處,事實是否真像媒體和網友認為的那樣:高回扣僅是三亞和海南旅游主管部門不作為的結果?同時,報道也引發了關于零負團費的討論。
目前,國內旅游業對零負團費的認識基本取得共識,認為,“零負團費”是旅游業的一種經營模式。旅行社以成本價或低于成本的的價格接團,通過游客購物回扣、自費景點提成等方式賺取利潤。實際操作中常常成為欺詐游客、非法牟利的畸形促銷手段。上世紀90年代,零負團費模式在泰國出現。本世紀初,該模式在海南出現,隨后在云南及全國蔓延。2011年,國家旅游局明確整治零負團費經營行為。
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海南省旅游協會秘書長王健生作為多年研究旅游業的專家,在其微博中揭示了一個事實:全國旅游界近年來都在大力整治“零負團費”、“高回扣”,但是一直都沒有告知游客低于多少錢就是“零負團費”,因此增加透明度、還游客知情權非常關鍵讓游客和組團社知曉、主動抵制“零負團費”,讓海南旅行社的報價不敢低于成本價!
王健生微博中對海南春節旅游的觀察隱含的另一層含義則是:零負團費并非在海南旅游的春節時獨有,其他旅游季節同樣存在;零負團費并非只是海南獨有,其他省份同樣存在。
由此可見,旅游業內人士及其主管部門并非不知道旅游高回扣的根源:回扣沒有在陽光下進行。基于此,王健生透露,海南省旅游協會將推動陽光行動,增加海南旅游透明度,公布團隊產品基本價格,即:餐價+住宿價+島內交通價+10%~15%的綜合服務費,以及游客自選的景區折扣團隊票價。
從三亞市新聞辦的通報亦可看出,三亞市同樣明白旅游商業賄賂的解決之道:規范“公對公”協議傭金結算制度。三亞市工商局將聯合旅游委在旅游行業中推廣傭金合同示范文本,確立以明示公對公方式支付結算的傭金協議制度,建立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的長效機制。
雖然如此,但海南旅游行業談起整治零負團費口徑卻并不一致,不同的心態反映著整治零負團費的復雜和艱難。
海南省旅游協會旅行社分會會長房新海稱,海南整治旅游要用休克療法,重建產品結構。海南省旅游協會景區分會常務副會長代國夫擔憂海南旅游搞成“富人不愿來、窮人來不起”,認為整治之余要反思。
海南省旅游協會酒店分會會長張會發表示,整治別走偏,建立長效機制要講法治。海南省律師協會旅游與房地產專業委員會主任李永濤認為,高額回扣達一定數量即是商業賄賂、非法攬客,整治市場要運用法律手段。
公開的信息顯示,當前海南零負團費呈現三大特點,一是量大,以零負團費模式接團的比例超過八成;二是“坑”深,旅行社在客源市場惡性削價競爭,致使“坑”越來越深,海南地接旅行社向客源地旅行社“買團”成本最高達1600元/人;三是面廣,全國主要客源地組團來瓊的旅行社幾乎都參與了“零負團費”。
很顯然,要根治零負團費問題,不是一個海南省就能完成。零負團費問題在海南春節游期間曝光,相關部門跟進所采取的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零負團費問題,仍有待觀察。
“三張投票”里的海南旅游
海南省旅游委確定2013年為旅游市場整治年,要打一場全面整治旅游市場環境的攻堅戰,從嚴、從重、從快取締一批違規的旅游企業,同時從建立長效機制入手建立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
從海南官方一系列的動作來看,一次輿論危機似乎已經得到化解。但網絡上并沒有消停下來,有的人在微博上、在論壇上呼吁抵制到海南旅游。
海南省旅游委一名執法干部告訴記者,整個春節他一直在各個市縣的旅游景點及旅游鏈條上的服務企業巡邏執法,并處理各種旅游投訴,對春節海南游的整體情況有發言權。他告訴記者一組數字,據統計,2月9日至15日,海南省旅游投訴咨詢熱線接聽電話719個,其中咨詢類電話477個,投訴類242個。受理旅游投訴案件229宗,均已作出相應處理。旅游投訴同比沒有多少變化。
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海南春節旅游投訴數量的不變對應的是游客數量的激增。海南省旅游部門統計,春節黃金周共接待游客190.48萬人,同比增長40.85%;三亞市共接待游客56.38萬人次,同比增長16.49%。這組數字展示出游客對海南春節游“用腳投票”的結果,個別人在網絡上發起的抵制海南春節游的信息顯得無力而蒼白。
而春節期間,從內地蜂擁而至的各省轎車在海港碼頭排起長長的隊伍,三亞一些酒店早餐時人滿為患的場景更是見證了游客的“用腳投票”。
與“用腳投票”相互呼應的一組數據是“用錢包投票”,游客的大量涌入鼓起了旅游鏈條上各大企業的錢包。根據統計數據,春節期間,海南省實現旅游總收入56.51億元,同比增長32.57%。三亞的旅游總收入占到了全省的近八成,實現旅游總收入43.6億元,增長31.33% 。
三亞免稅店是春節旅游的大贏家,見證了游客花起錢來如何大手大腳。大年初二,三亞免稅店即實現了單日2018萬元的營收,大幅突破去年同期的1290萬元銷售額,并首次突破2000萬元大關。在初三、初四、初五,單日銷售收入分別達到2257萬元、2281萬元、2898萬元,持續穩定在2000萬元以上。2月14日更是在情人節主題促銷“39小時不打烊”活動的帶動下,實現收入2898萬元,直逼3000萬元,再次刷新免稅店運營以來單日營收的最高紀錄。而這一新紀錄,已經接近去年同期最高紀錄1290萬的2.3倍,成為里程碑式的突破。
上述的兩組數據只是海南春節游的結果,無論是“用腳投票”還是“用錢包投票”,海南春節游的火爆程度都顯示出有增無減,以至于一些海南本地人及個別主管官員呼吁要采取措施控制來海南的游客量。
對聰明的游客來說,去不去海南旅游,一個更重要的考量是春節海南所具備的無可替代的資源。有關研究機構曾在春節前依據主要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的酒店、機票、旅游度假產品預訂出行狀況,得出了今年春節黃金周旅游人氣排行榜。
在排行榜中,出行人氣城市前十名依次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三亞、昆明、廈門、重慶;到達人氣城市前十名依次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重慶、三亞、杭州、西安、廈門;最受歡迎境內自由行目的地前十名依次是:三亞、廈門、北京、麗江、成都、桂林、廣州、哈爾濱、西安、上海。
三亞進入各榜單前十名并非偶然,專家分析認為,海南的三亞春節期間溫暖如春夏,陽光沙灘、碧海白云,全中國獨一無二的熱帶濱海資源使得三亞成為春節旅游的大熱門,吸引著眾多消費者,2月14日情人節又正值假期,情侶比較偏愛海島游。
“三張投票”還原的是一個真實的海南春節旅游。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吳坤雄在人民微博微訪談時表示,春節時來三亞的人特別多,暴露出的問題就特別多,盡管存在不好的現象,但是并非像網友說的那樣是“亂象”。海南的旅游市場是在不斷規范的,加大了旅游市場的管理力度,打擊了一些違規行為。
——海南旅游陷入怪圈,火爆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