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這個暑假,海南省瓊海市有點“熱”,僅一個潭門趕海節就吸引了18萬游客到此趕海拾貝、捉魚摸蝦。
瓊海旅游近年異軍突起,接待游客數年均增長22%,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35%。這成績得益于市里發展全域旅游,各鄉鎮都發生了大變化。
2013年瓊海市就提出了“打造全域5A級景區”的目標,即按照5A級景區的標準把瓊海全域1710平方公里、12個鎮、204個行政村、2756個自然村作為統一的大景區來建設,實現“全域是景區、鎮鎮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游”。瓊海市委書記符宣朝介紹:“我們以特色小鎮、農業公園、旅游綠道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抓手,將全市13個鎮(區)打造成既傳承文化又有歷史記憶和地域特色的美麗小鎮。現在瓊海基本形成了一個沒有邊界、沒有圍墻、沒有門票,主客共享、居旅相宜、農旅整合的大景區。”
據統計,瓊海全域5A級景區的建設,促進了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0%,實現了從旅游通道到旅游目的地的重大轉變。同時充分釋放出了旅游業的綜合功能。3年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7萬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5.6萬人,農民返鄉就業6.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0.8%以下。
不僅是瓊海,三亞也在加快發展全域旅游。今年8月9日,三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三亞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6—2020)》及《三亞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方案》,提出將改變單一景區景點式供給模式,均衡全市旅游產品分布,讓三亞全域每個角落都可以找到旅游的興奮點。
其中,《三亞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方案》明確了三亞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發展模式,提出從點、線、面全方位入手,形成“多點開花、軸線引導、全面發展”無縫對接的三亞全域旅游良性互動機制。這意味著目前的單一景區景點式供給模式將改變,三亞將擴大旅游產品供給廣度和深度,集中打造一批有三亞特色的旅游景區景點、城市休閑旅游點、特色鄉村體驗點、主題小鎮產業點、社會資源訪問點以及其他新業態承載點等。
據了解,今年3月底海南召開了全域旅游“美麗海南百千工程”現場會,全面展開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千個美麗鄉村建設。海南省副省長何西慶在會上表示,海南計劃用2年至3年時間,全省實現全域景觀化、景區內外環境一體化、市場秩序規范化、旅游服務精細化。構建起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旅游業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達18%以上,對新增就業的貢獻率達20%以上。
目前,海南在全域旅游綜合管理和綜合執法體系建設方面,已有12個市縣成立了旅游發展委員會,4個市縣成立了旅游警察,5個市縣成立了旅游法庭,5個市縣成立了旅游工商分局。海南旅游,大連到海南旅游。
——瓊海旅游近年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