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同城化模式 實現旅游新發展
旅游同城化是指城市間在地域、文化或資源相近或互補的條件下,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現旅游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共享的旅游合作模式。該模式有利于實現旅游業的戰略轉型與升級。
海南旅游需要同城化。海南島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2009年國際旅游島戰略推進以來,海南旅游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景點“小、散、亂、弱”的問題一直是海南旅游產業的瓶頸,嚴重制約海南旅游滿意度和吸引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最大可能地整合旅游資源,提高海南旅游的品位與競爭力是當前海南旅游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海南旅游可以同城化。海南旅游資源豐富,旅游品種繁多,涵蓋了藍色旅游、綠色旅游、紅色旅游、都市旅游和購物旅游等,但旅游效能并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旅游產品缺乏特色,同質性高,二是各類旅游產品發展不均衡,三是旅游產品布局不合理。這說明孤立、個體的旅游地發展路徑已經嚴重阻礙了海南旅游發展。而從整體來看,海南面積不大,各市縣距離近,人口規模較小,經濟與文化單元相對獨立。因此,謀求海南區域旅游大聯合具有可行性。
海南旅游必然同城化。旅游同城化的出現有其特定驅動機制與條件,其中,市場需求是最根本的動力。當前,我國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產品日新月異,旅游者需求日趨多元、復雜,旅游市場激烈競爭態勢業已形成。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如何吸引客源,滿足不斷變化的旅游者需求,規避旅游市場的不確定性,成為海南旅游業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而旅游同城化的實施,一方面可以實現各縣市間旅游資源的互補和協同,形成規模經濟創造復合價值,提高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旅游同城化又可推動各縣市旅游市場互為客源市場,拓展了市場面,形成并穩定新的客源,增加合作雙方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海南旅游同城化的策略。旅游同城化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合作區域形成輻射力、擴散力與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旅游板塊經濟的過程。因此,實現海南旅游同城化,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編制一份海南旅游同城化推進規劃,實現海南旅游產業結構的重整。當前海南旅游各市縣各自為政的局面導致區域旅游產業結構的趨同,因此,統籌規劃是海南旅游同城化發展的第一要務,應打破市縣利益為重的狹隘觀念,從海南全局的高度對海南旅游資源分布、旅游設施建設和旅游制度保障等方面統一規劃進行一體化布局,建立一種有利于整體效益發揮的旅游空間結構框架。
創立一個海南旅游協調機構,規范旅游行政管理。行政界限的存在帶來了旅游利益的沖突,各地方政府之間、地方政府與市場對旅游利益的爭奪是旅游同城化推進的主要障礙。海南旅游協調機構是一個針對旅游發展的專門性協調和執行機構,其功能就是將省內旅游發展的宏觀問題如旅游整體規劃、旅游營銷、旅游形象打造等等具體旅游事務性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地方政府的職責則是景點營造與配套設施的建立等。
建立幾個大型游客集散中心,提升旅游質量。個性化、時尚化、體驗性、參與性是未來旅游發展的新特點,散客自由行也已經發展成為了海南旅游的新趨勢。海口、三亞作為散客客源集結地,具有明顯的客源優勢。因此,在海口、三亞以及中部的瓊中地區建立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實行統一采購、聯網售票、提供跨區域的導游服務等,實現無障礙旅游區的構建是海南旅游同城化的又一核心問題。
————探索同城化模式 實現旅游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