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海島,海南一直引領中國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在國際旅游島建設背景下,作為海洋大省和生態大省的海南,景區的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拓展,一方面拓展海洋旅游,一方面發展雨林等綠色產品。
“作為中國的海洋大省,海南旅游正在從‘濱’向‘海’邁進,近年來尤其是國際旅游島建設以來,海南郵輪游艇產業得到迅猛發展,獨一無二的‘海南度假+郵輪假期’旅游體驗,將成為我國
郵輪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亮點、新熱點!”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坦言。
“海南的濱海旅游已經很豐富,但往山地延伸非常缺乏。在國外,山地度假才是最高端的產品。”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董事長毛劍峰說,正是因此才會在亞龍灣嘗試開拓高品質森林生態旅游,闖另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下海”:
海洋大省領跑中國海洋旅游
按照國際規律,人均GDP達到6000美元時,郵輪游艇行業將獲得快速發展。而我省主要客源市場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已具備了消費這一旅游新業態的經濟條件。
正是依托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大背景,具備一流自然條件的海南島,郵輪游艇旅游新業態獲得迅猛發展:
2006年,海南建成中國第一個國際郵輪碼頭;2011年,海南迎來第一艘以三亞鳳凰港為母港的國際郵輪,現在,三亞鳳凰國際郵輪港已成為麗星郵輪、
皇家加勒比等世界知名郵輪企業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母港或停靠港。游艇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建成三亞鴻洲、三亞亞龍灣、三亞半山半島、海口美源、海口新埠島5個國際標準游艇碼頭,全省現有游艇碼頭泊位956個。
2013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三亞鳳凰國際郵輪港考察時指出,要加快郵輪母港的建設步伐,加快發展郵輪產業。
郵輪產業已經成為海南新興產業的高地和旅游產業的新業態,海南將從編制郵輪產業發展規劃、加大郵輪產業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郵輪旅游產品開發建設、加大郵輪旅游宣傳促銷、強化郵輪旅游市場規范管理和重視郵輪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等六個方面,進一步推進郵輪旅游更好更快發展。
“上山”:
實現海南旅游“藍綠”互補
是住在亞龍灣的海邊奢華,還是住在亞龍灣的山上奢華?
如果是2009年以前,答案肯定是前者。亞龍灣的海邊酒店,不用說酒店名字就知道一定是中國最好的度假酒店之一。但現在,答案逐漸變得不太確定—建在山上的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鳥巢度假村,開始讓國人了解另一種奢華。
這個“站”在亞龍灣肩膀上的度假村,可以俯瞰整個亞龍灣。而在此前,眾多享受亞龍灣度假生活的人們,其實只能從宣傳畫冊上看到“天下第一灣”的美麗。
“2008年我到
巴厘島中部考察,發現那里山地度假酒店的價格遠遠超過了海邊的度假酒店,讓我觸動很大。在清邁的山地酒店也是一樣的,這兩家四季酒店最便宜都要160美元/晚。”毛劍峰認為,若論山地旅游資源,海南島遠比巴厘島、普吉島要豐富,豐富的熱帶雨林資源為發展山地度假提供了最好的條件,而且從山地到海濱,距離又都不太遠。
作為中國濱海度假旅游的領跑者,亞龍灣是中國第一批國家旅游度假區之一。但隨著亞龍灣最后一個一級海景酒店瑞吉度假酒店的建成,亞龍灣面臨著如何啟動二次轉型,正是在這個時候,占地面積1506公頃的三亞首座城郊型熱帶濱海森林公園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高調入市,成為亞龍灣的一個有益補充和延伸。
“近年來,以森林游為主體的生態旅游越來越受到各國重視。海南也開始積極地嘗試,想做好山海互補的大文章。”三亞市旅游委負責人說,現在每到黃金周,三亞周邊具有特色的、個性化的景區、酒店、高爾夫球場等總是供不應求,這說明旅游度假市場正向多元化變化—不唯海景為上了。
而保亭七仙嶺、樂東尖峰嶺、五指山等在融入大三亞旅游圈時,提出的都是“山海互補”概念,距離三亞最近的保亭,是目前最早嘗到“山海互補、藍綠共贏”滋味的市縣之一。
現在,生態游、雨林游等綠色旅游新業態、新產品開始與發展較為成熟的藍色旅游實現互補共贏,海南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五指山的森林旅游已經啟動,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游區、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南灣猴島等森林旅游項目正進行品牌化、精品化改造提升。
2013年,我省開始重點啟動的“請到海南深呼吸”主題營銷活動,更是結合海南一流生態環境和資源,加快推動了康體游、養生游、好空氣游等生態旅游新產品。
業態:
高端旅游形態勁增旅游競爭力
作為國際旅游島政策中“含金量”最高的政策,2011年開始實施的離島免稅政策使得免稅購物成為海南除自然風光外最吸引外地游客的亮點,三亞免稅店在節假日更成為海南的另一個“萬人景區”。
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克強表示,離島免稅政策的實施極大提高了海南的國際知名度,使海南成為國內外熱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海南旅游的競爭力明顯增強。離島免稅政策對推動海南經濟發展、促進海南旅游業均衡發展、增強海南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起到重大作用。
業界分析,離島免稅政策對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直接、積極、明顯的影響。海南旅游購物實現了從低質低端逐步向時尚高端的轉型,彌補了過去旅游購物品種少、檔次低的短板,提高了旅游購物消費在總體消費中的比重。
免稅游在直接拉動旅游消費同時,也有望進一步帶動海南零售業、物流業、景區景點、航空運輸、酒店餐飲等行業的快速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本島居民收入。
在國內率先提出針對游客的高爾夫旅游,成為海南極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業態,每年冬季,來自省外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游客專程來到海南打球、休閑度假。
根據國際高爾夫旅游業者協會的數據,環球高爾夫旅游市場產生的效益超過170億美元。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江認為,高爾夫旅游是高爾夫運動和旅游活動有機整合的高端旅游形態,它集觀光、休閑、娛樂、健身于一身,是中國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更好地滿足國內外游客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
世界旅游理事會原主席讓·克勞德·鮑姆加藤表示,中國尤其是海南的高爾夫球場越建越好,海南成為國際性的高爾夫旅游目的地指日可待。
文化:
展現海南島最本真的魅力
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歷史,更美在人文。在美麗中國的昭示下,海南在全面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進程中,更好地促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為旅游發展注入文化之魂。
不少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走的正是這樣一條大文化、大旅游路徑:缺乏歷史遺跡的夏威夷,將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提升形成了獨特的“阿羅哈”文化;
迪拜依托時尚文化、奢侈文化迅速成為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同樣,海南旅行社、酒店也推動著“LUHO,海南!”行動。“LUHO”是海南話“您好”的意思,也是海南人最質樸、最真誠的問候方式。通過一句簡單的本土問候,一個手勢,一個笑容,不但讓中外游客感受到海南島的熱情和友善,更為他們打開了解海南文化的一扇窗!
“這個小鎮很美,而且很有特色,讓我們看到了海南的另一種美!”在去年國慶黃金周期間,瓊海博鰲、潭門、中原等一批風格各異、本土文化和特色濃郁的風情小鎮,成為吸引島內外游客的開放大景區,僅10月3日一天,潭門南海漁業小鎮接待的游客就超過2萬人次。
這些大受歡迎的特色旅游小鎮無一不是具備鮮明的本土文化特色—瓊海的博鰲小鎮、潭門南海漁業小鎮、中原南洋小鎮向人們展示南洋文化、海洋文化、漁耕文化、萬泉河文化……澄邁的福山咖啡小鎮向人們展示海南獨特的咖啡文化,而陵水新村的疍家文化小鎮則向人們展示被譽為海上吉普賽人的疍家人的獨特風俗民情……
海南鄉村游在節假日也大受熱捧—海口市十大名村、三亞檳榔河村、儋州峨蔓鎮鹽丁村、瓊海潭門新漁村和上坡村、臨高縣溪尾村、文昌八門灣和葫蘆村等每天游客絡繹不絕。2014年春節7天假,海南全省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1萬人次,旅游收入3.14億元,鄉村旅游持續火爆。
回聲
致公黨海南省委在海南2014年兩會上建議:
加快發展旅游新業態,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大力支持各市縣發展鄉村旅游經濟,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新業態,依托黎歌、盅盤舞、人偶戲、調聲、福山咖啡文化節、老爸茶文化、軍坡節等海南民俗文化,全面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提高海南旅游的魅力和競爭力;積極發展郵輪、游艇等高端休閑旅游新業態,滿足高端客戶休閑度假需求;在三亞、海口發展旅游綜合體,集聚空間,創造翻番的價值;開發更多休閑度假游產品,豐富旅游產品;研究制定更加靈活開放的政策措施和深化旅行社管理體制改革等
————“下海上山”:海南旅游“藍綠”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