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被“旅游”包圍,現象混亂
因為“限游”,廈門大學被一些社會閑雜人員變成了向游客賺錢的工具。最近,這些人持續破壞廈大圍欄、強行沖關進校,企圖將游客帶進廈大,他們甚至自備校門道閘遙控器,蓄意靠此控制道閘升降,自由進出學校。此外,向游客兜售偽造的學生卡和校園消費卡、帶人爬樹進廈大,也是他們的另一主要謀財手段。
大學校園畢竟有別于尋常旅游場所,或為保障教學秩序,或因本身容納能力,實行校園“限游”,確實也合情合理。改變種種亂象,最好還能確立這么一種管理思維:校園“限游”,也要做到來客“限團”。何謂來客“限團”?說白了就是謝絕包車、組團,倡導游客群體的零散探訪。
校園“限游”輔以來客“限團”,堅持實行觀光游客先到先進,額滿為止,可以有效防止非組團的零散游客總被組團游客占了位置,以致只好通過“帶路幫”來曲線觀光。
校園觀光游對于城市形象的多方位宣傳作用,應該遠重于盈利考量。若再組織和發展起一批義工,幫助配合校園游的服務指引,并且共同維護好游覽秩序,像奇葩帶路那樣不安全、不和諧的漁利門路,恐怕也就失去了引客價值與誘惑。
——廈門大學被“旅游”包圍,現象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