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旅游靜謐小島-東山島
在福建南端的海面上,有這么一座被萬頃碧波蕩漾環抱,被千層蒼翠綠林簇擁,被百里奇山秀水縈繞,被十鄉漁村神秘籠罩,被一石隨風而動點綴的靜謐小島,這便是東山島。
東山島面對臺灣海峽,介于廈門和汕頭兩個特區之間,由主島和周邊66個小島組成,全縣總面積248.3平方公里,人口21.5萬,是福建第二大島,中國優秀旅游縣、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科學發展十優縣。
東山島是北回歸線附近極其稀缺、極具特色、極為寶貴的旅游海島,在福建省濱海旅游資源中首屈一指,在全國六大類74種旅游資源中,東山具備六大類48種。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20.8°C,綠化率達94%,東南沿岸有十多個月牙狀海灣,灣灣相連,綿延30多公里,其中最長的達13公里,擁有不可替代的海洋、海島、海灣和海洋文化優勢,具備發展符合國際旅游發展趨勢、高端化、大容量的生態休閑旅游的戰略資源條件。
東山島自然風光旖旎,“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構成了一幅山呼水應的神美畫卷。坐落于國家AAAA級旅游區——風動石塔嶼景區的天下第一奇石——東山風動石,聞風而動,海蝕奇觀虎崆滴玉,幽謐靜雅;坐落于全國四大名嶼之一——“海上仙山”東門嶼的全國海拔最低寺廟東明寺,依水而建,千佛一澳,文峰夕照,晨鐘暮鼓,滌洗凡塵;國家級健康型海水浴場——馬鑾灣,沙灘狹長,綠樹成蔭,每每細浪逐沙,低聲吟唱,像懷春少女般溫柔可人;東海與南海交匯處的澳角海面龍、虎、獅、象四個小島,惟妙惟肖,鎮守海域,是得天獨厚的“海上動物園”;石僧拜塔、一線天、鷹嘴巖、蘇柱擎天、九仙石室等天然景致,更讓東山移步是景、景景迷人,目不暇接。
東山島人文底蘊濃厚。東山是明代著名理學家、大書法家黃道周的出生地,戚繼光扎寨抗倭地,鄭成功、施瑯收復臺灣的出征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山關帝廟,見證了東山從明代至今的風雨歷程,古香古色,集天地靈氣,受信眾尊崇。據不完全統計,它是臺灣及東南亞近千座大小關帝廟的香緣祖廟,每年一屆的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吸引全球游人、信眾爭相赴島,共襄盛舉。
東山島的海鮮美食,更是令游人垂涎欲滴,嘖嘖贊許。地處閩南漁場中心,盛產石斑、龍蝦、鮑魚、“小管”等海珍品,濱海大排檔錯落有致。每到夜晚,海上漁光點點,船上漁歌互答,十里沙灘上品茗、聽濤、嘗海鮮、觀漁火,別有一番情趣,讓人流連忘返。
東山愜意的海濱氣候,迷人的海島風光,誘人的海鮮美食,動人的海峽風情,厚重的海洋文化,贏得游客和投資商的青睞。2011年,東山接待境內外游客19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十多億元。
今天的東山,已經描繪全力打造“魅力東山、幸福家園”,致力建設“生態東山、和諧東山、幸福東山、活力東山” 的壯麗畫卷。全縣上下凝心聚力,矢志不渝,充分發揮海的優勢,突出臺的特色,主動融入海西,致力建設生態旅游海島。加快推進“一區三園”即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光伏及玻璃新材料產業園、海洋生態產業園、海洋創意文化產業園,引入總投資120.2億元的莊園國際大酒店、馬里蘭大酒店等10個濱海旅游綜合體項目,為建設國際旅游海島提供強力支撐。吹響時代的號角!東山人民正朝著“當前目標——建設生態旅游島、長遠目標——建設國際旅游海島”跨步前進。
——福建旅游靜謐小島-東山島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