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竿的基本使用
海竿,也有叫投竿或是拋竿的,是一種繞線輪安裝在手柄部,上面纏滿吊線的釣竿。主要用于甩投式的釣法,就是可以把餌鉤拋到較遠的水域。
海竿常見的配置
串鉤釣組和爆炸鉤釣組
這種配置適合底釣,并采用釣魚報警器來指示魚訊。
海竿的優點
1、甩得遠:海竿有充足的儲線,并有鉛砣、餌團,很容易將之甩到幾十米外的水域,經驗豐富的釣者可甩至一百米之外。凡是各種大魚,多棲息于遠岸深水區,少在近岸淺水區游動。因此,甩得遠給釣大魚創造了條件。
2、餌米足,誘魚力強:海竿多用炸彈鉤(組鉤),餌料捏成雞蛋大,乃至拳頭大餌團,6~10枚釣餌包在其中,這么大的餌團入水后,自然形成一個誘餌點,遠岸的大魚見到送上門的食物,豈能輕易放過,于是竟相前來覓食,由于餌料多,魚兒一時難以吃完,有持久的誘魚效果。加上釣鉤多,魚兒在攝食時常常易于誤將釣鉤吞下,釣鉤多也增加上鉤的機會。
3、大魚難以脫逃:海竿有繞線輪,上面貯有足量的釣線,并有曳力裝置,在釣到大魚后,可隨意地放線、收線,充分發揮繞線輪的長處,并可調整曳力裝置,有效地控制魚兒的沖力,使魚兒難以掙斷釣線。而手竿釣到大魚,回旋余地少多了,很多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到大魚扯斷釣線,甚至折斷釣竿而脫逃。
4、不怕風浪干擾:海竿一般不用浮漂,它是看竿尖或聽鈴響來傳遞魚兒咬鉤的信息,只要竿尖上下抖動,或是鈴聲大作,就知道魚已上鉤,風浪對魚兒咬鉤沒有什么影響。另外,在風大浪急時,很多魚類都沉于深水,手竿就更難發揮作用了。
5、比較省力:海竿不像手竿那樣需要死死盯住浮漂,它由小鈴傳遞咬鉤信息,可以保護視力,使人不至于太疲勞,特別是在酷暑高溫時節,不必頂著烈日手握釣竿死守之,而可坐在樹蔭下觀察,待其鈴響而提竿。另外一個釣者可同時照顧數根海竿,哪根鈴響哪根提,可提高上魚率。
6、靈活性較大:海竿不但可底釣,也可甩至遠方水域,帶漂浮釣;不但可用炸彈鉤,也可用串鉤;不但可日釣,更適于夜釣。
海竿的基本使用方法
不管是長竿還是短竿,使用方法基本相同:
1、逐節拉開海竿,使各過線圈對齊,并在一條直線上,各節連接處應稍加力拉緊。過線圈應對準繞線輪卡座。
2、安繞線輪,將繞線輪安在卡座上,用螺母將其固定死,
把繞線輪逆止開關撥向反轉位置,拉動線頭,釣線即可拉出,再逐個穿過線圈,直到穿過竿尖過線圈。再用連線環掛上附子和炸彈餌,以備甩投。
3、把逆止開關撥回正轉位置,調整好曳力裝置,這很重要。過緊,出線阻力過大,遇大魚時易斷線;過松,出線阻力過小,遇大魚時出線過快,晚于線盡斷線。一般是用手拉釣線,要能拉動釣線即可。
4、旋轉繞線輪,使餌團離竿尖30~40厘米。再右手握竿于繞線輪處,以中指和無名指夾于線輪連接背,食指第一關節鉤住釣線、翻轉出線環,按你熟悉的甩投方式將餌鉤投向釣點。
5、待附子落水后,立即撥回出線環再搖動繞線輪手柄收線,當收線收回部分,釣線仍處于松弛狀態時,把海竿放在支架上,海竿的仰角(竿身與地面所成的)應大些,即應陡一些,仰角大小與竿尖反應靈敏度有直接關系。一般來說,仰角越大,靈敏度越高;反之,則越遲鈍。判別仰角是否合適的別一標準是釣竿與釣線間夾角,當夾角越接近于90°,反應越靈敏。因此,這個夾角才是反應靈敏度的核心。海竿支好后,隨即在竿尖上夾一小鈴。
6、若遇大風天氣,大仰角會使釣竿易受風的影響而擺動。為使海竿增強抗風能力,可將仰角減小,但不能過小,那樣會使竿尖靈敏度降低;另外,還可以將海竿收回幾節,使竿高降低,也可減少風力影響;或是將海竿側臥于岸邊,但要注意使釣竿與釣線間夾角,使之接近90°
7、海竿支好后,就可靜觀反應,或聽鈴響,或看竿尖。當看到竿尖急劇擺動或鈴聲大作,卻可扭虧為持竿向后大力揚竿,隨即快速收線,收了幾米線后,又要揚竿一次,如此重復幾次,以使釣鉤扎牢魚唇。
8、餌料入水后,經過20~30分鐘仍無反應,這時就應起竿,重新換餌。因為餌食入水后不久即會散開,經過半小時,餌食就會被小魚吃光,不換餌就會白費時間。
——海竿的基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