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路亞釣場—大連圓島,40多斤黃鰹子惹人饞
相信大連路亞釣場,很多大連老釣友早已記得爛熟。大連圓島作為大連海著名釣場之一,昨日再次發力,40多斤大黃鰹子被生拉出水面。
大連圓島位于大連南部海域,距離老虎灘漁港20海里左右,是離大連最遠的一個海島。由于圓島海底結構的特殊性,海溝、暗礁縱橫交錯,平均水深在30~50米之間,最大水深60米。在此海水清澈、棲息的魚種繁多,常見的有黑魚、黃魚、鱈魚、鬼頭刀、黃條鰤(本地俗稱黃鰹子)黃條鰤作為一種海洋中分布極廣的掠食性魚類,通常在表層水溫20℃~25℃時會浮到水面群體覓食表層小型魚類。在日本此種魚的另一個叫法是“HIRAMASA”,漢字為平政。因其生性兇猛“力大如牛”中鉤后會爆發出超過自身重量幾倍的拉力。所以目前在中國、日本、新西蘭等地都是水面系路亞波爬釣法常釣的對象魚之一。
7月24日,4位釣友相約老虎灘漁人碼頭,早上6點準時出港直奔圓島。在航行途中大家各自準備釣具。此行的釣法分為鐵板釣法和波爬兩種釣法。波爬釣法裝備:2米5的路亞波爬竿,適合30克~140克路亞波爬餌,PE線4-8號線。配合10000型紡車輪8號線200米。鐵板裝備:1.8米120克~180克鐵板竿,2000型鐵板鼓式輪6號線200米。
經過一個小時的海上航行順利到達釣點。大家各自找好自己的釣位。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就在船到達釣點之后,只看船的左前方50米的地方有黃鰹子在打水追小魚。船頭的兩位釣友最先將波爬準準地拋向了魚的方向,大家都在仔細地觀察自己魚餌的姿態。就在收線不到10圈的時候船頭的李哥應聲中魚了。起初魚發力很猛將10000型的輪子拉出足足有20米線。不過經過幾個回合的搏斗一條20斤左右的黃鰹子順利被釣上來。其他的釣友也都在不停的重復著拋竿收線。但是滿海的魚群不固定打水。船長只好將船拋在最有利的位置上。
船拋錨后大家都在努力地拋竿。在短時間內沒有漁獲的情況下。為了節省船尾的空間,我果斷將自己的鐵板竿拿出,站在船的側面試釣。期待鐵板釣法有效果。120克的鐵板很快沉入水底,循環著提竿收線。就在第五次提竿的時候一個很大的力量瞬間將我手中的180克鐵板竿拉彎。中魚了!中魚了!抬竿收線,水中的魚不停地發力,只看漁輪嗖嗖的往外出線,考慮到如果一直出線大魚可能會鉆礁斷線跑魚,我將輪子的泄力擰到最緊,果然大魚的拉力也有所緩解。我將魚竿插在提前準備好的肚頂上,抬一竿收一圈線,水中的魚也不停的在掙扎。在經過和大魚5分鐘的收線出線搏斗后,一條目測有40多斤的黃鰹子被拉出水面。船長的刨鉤狠狠的鉤在了大魚的尾部。考慮到大魚太大另外一個釣友拿出刨鉤鉤在魚鰓上,兩人合力將大魚拉入船艙。此時此刻,其他釣友信心倍增,大家不停地拋竿。從上午一直到下午黃鰹子也非常給面子,船頭和船尾也都紛紛中魚。
經過一天的搏斗,大家都有漁獲入賬,總漁獲超過10條。此時,大家都已筋疲力盡,船長決定收竿回港。
——大連路亞釣場—大連圓島,40多斤黃鰹子惹人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