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旅游。近年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所在地池北區,這里日新月異的變化。獨特的歷史和資源現狀,決定了全區經濟圍繞服務業發展的獨特產業結構類型。全區四大產業以旅游為龍頭引領,特色資源產業新興帶動,文化產業內涵支撐,礦泉水產業引擎推動。
核心經濟區漸成集聚效應:縱觀“十二五”期間,全區服務業發展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在整個GDP中的占比,在省內均名列前茅。
據了解,2015年,全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3.2億元,同比增長9.5%,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74%,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2015年實現增加值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5%;2015年全區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5億元,同比增長7%,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85%;服務業2015年實現地方稅收1.4億元,占全部地方稅收比重的74%。
目前,池北、池西、池南作為核心經濟區已逐漸形成集聚效應,促進了人口和生產要素向城鎮流動,“十八坊”產業園區、寶馬經濟區、和平旅游度假區、高鐵新區等主題功能區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新載體。
旅游業向復合型轉型升級:按照長白山管委會“建設世界名山,打造文化名城,繁榮帶動周邊,服務發展全省”的總體要求,全區服務業大力培育新興業態,激發內生動力,促進提質增速,向集群、特色、高端、國際化發展,努力構建旅游、文化、健康養生、現代物流、智能服務等多點支撐的服務業新體系。
據介紹,到2020年努力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東北亞區域性服務業先導區,實現總量倍增,質量提升,發展提速,貢獻提高,平臺完善,企業增長。
探索引入“C2B”運營模式,大力開發體現長白山特色元素、充分響應市場需求的旅游產品,推動旅游業由傳統觀光型向觀光體驗、休閑度假復合型轉型升級。進一步建立具有長白山特色的文化品牌和產業體系。充分運用長白山文化知名品牌,促進影視拍攝、工藝美術、動漫創作等產業向長白山匯聚,推動文化產業規模化、跨越式發展。培育中醫藥養生康復、
溫泉養生、禪修療養、養生養老四個體系,打造醫療健康服務基地,構建長白山健康產業鏈。
未來五年,集團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將達138億元。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一季度,全區服務業發展更是實現了開門紅。服務業增加值實現2.8億元,增速10%;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95%。全區旅游總人數22.6萬人次,同比增長10.2%;旅游總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12%。長白山旅游,大連到長白山旅游。
相關連結:長白山旅游
——長白山旅游帶動特色資源產業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