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臺青之友沙龍暨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在北京舉行
由民革中央主辦的“第五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九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于20日下午在民革中央舉行。在北大、清華、人大等知名高校就讀的臺灣博士研究生及部分碩士、本科生,在北京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及經常往來兩岸的青年朋友30余人,就“兩岸和平紅利如何有效分配給基層民眾”這一話題展開討論與交流。
來自北京國聯律師事務所的臺灣青年沈杰,自2002年來大陸已經有13的時間了,從最初的被鄰居誤認為“臺灣特務”到現在的融洽相處,他是兩岸關系不斷向前推進的親歷者與見證人。他提到由于兩岸長期分離,有些島內群眾可能會對大陸存在一些偏見。臺灣島內的社會輿論應該做更多積極的宣傳,讓更多臺灣朋友來大陸看一看,扭轉他們的印象。
現場的許多青年都提出了“社交軟件的不同導致了兩岸民眾溝通的不順暢”這一問題。京海昌旺貿易有限公司經理董百盛提到,島內許多人沒有分享到兩岸和平紅利很大原因是由于宣傳不足。臺灣人習慣于用Line,大陸人則大多使用微信,這會對兩岸民眾交流對話帶來不便。他呼吁建立“兩岸共同的社交平臺”,加強交流。
————————第五次“臺青之友沙龍暨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在北京舉行